[1] |
王子文, 辛家祥, 魏达秀, 姚叶锋. 不同耦合构型多自旋体系单重态制备效率研究[J]. 波谱学杂志, 2024, 41(1): 67-76. |
[2] |
师光辉,肖立志,廖广志,罗嗣慧,侯学理,卢亚普. 低场核磁共振仪器振铃抑制新方法及其电路实现[J]. 波谱学杂志, 2023, 40(1): 68-78. |
[3] |
李毅,辛家祥,王嘉琛,魏达秀,姚叶锋. 三种脉冲序列制备核自旋单重态效率的比较[J]. 波谱学杂志, 2021, 38(2): 227-238. |
[4] |
胡坤, 宁瑞鹏. 具有独立延时功能的脉冲序列发生器[J]. 波谱学杂志, 2017, 34(3): 347-356. |
[5] |
颜志煜, 陈志伟. 基于Eclipse图形建模框架的图形化脉冲序列设计软件的实现[J]. 波谱学杂志, 2017, 34(2): 175-182. |
[6] |
邓峰, 肖立志, 陶冶, 刘新云, 耿东士, 王梦颖. 低场核磁共振流体分子结构在线探测技术[J]. 波谱学杂志, 2017, 34(2): 214-222. |
[7] |
周琪, 黄重阳, 高珊, 汪慧娟, 冯继文, 刘朝阳, 张金枝, 邹其超. 基于自主研发的500 MHz NMR谱仪的紫杉醇结构解析[J]. 波谱学杂志, 2017, 34(1): 52-60. |
[8] |
刘敏,邱雯绮,孙惠军*,陈忠. 便携式核磁共振谱仪的研究进展[J]. 波谱学杂志, 2014, 31(4): 504-514. |
[9] |
宋公仆,范伟,张嘉伟,薛志波,吴磊*. 核磁共振测井受激回波校正方法研究[J]. 波谱学杂志, 2013, 30(1): 103-112. |
[10] |
张志, 毛文平, 刘朝阳. 核磁共振脉冲序列发生器研究进展[J]. 波谱学杂志, 2012, 29(3): 339-345. |
[11] |
于慧俊, 肖立志, V. Anferov, S. Anferova, 朱万里, 刘化冰, 郭葆鑫. 基于FPGA的核磁共振测井仪控制逻辑设计[J]. 波谱学杂志, 2012, 29(2): 201-208. |
[12] |
黄科, 肖立志, 李新. 一种降低井下核磁共振振铃的新方法[J]. 波谱学杂志, 2012, 29(1): 42-50. |
[13] |
谢庆明, 肖立志, 于慧俊, 朱万里. DPSD在低场核磁共振回波信号[J]. 波谱学杂志, 2011, 28(1): 67-75. |
[14] |
胡鹏, 杨亮, 胡少斌, 刘朝阳. 核磁共振波谱仪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[J]. 波谱学杂志, 2011, 28(1): 42-49. |
[15] |
季文彬;乔勇;雷都;李建奇;蒋瑜. 通用硬件脉冲序列发生器的研制 [J]. 波谱学杂志, 2007, 24(3): 321-327. |